首页:傲世皇朝挂机哪里下载,在这个时刻,除了各大媒体纷纷推出年终总结与回顾外,大多数人也在进行着自己的年终盘点,回顾过去的点点滴滴。
在职场上,有些人正为了年末的述职报告忙得不可开交,整理繁复的数据,希望能全面展现出自己的成长历程。
下午与朋友正享受着难得的闲暇时光,她一边喝茶,一边进行着年度总结的最后确认。
突然间,朋友从屏幕前探出头来,抛出了一句话:“你能记得清今年消耗了多少茶叶吗?”
有时为了试茶,一天要品尝许多款不同的茶叶,一年所消耗的茶叶总量,早已成为了一个无法精确估量的数字。
一杯饮尽,将质感温润的品茗杯握在手中,感受着表面残留的余温,忍不住端起公道杯重新添茶。
在这一年的时光里,在为茶友们答疑解惑的过程中,也见识了不少卖茶套路与品茶误区。
今天,便根据以往问答中最常出现的五大典例,为诸位茶友做一次劣质茶的年终盘点。
白茶的品质要求中,产区排在第一位,先天条件优越,后期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。
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下,产出的白茶芽头饱满,叶片色泽鲜明,蕴含着无限生机。
经过萎凋和烘干的主要工艺,白茶的整体形态依旧保持着原有的特点,只是变得极度干燥,整体大小缩减了一圈。
“帮我看看这款白毫银针/白牡丹怎么样,看起来特别瘦弱,是烘干过度了吗?”
产区、工艺达标的成品茶,白毫银针芽头肥壮,白牡丹饱满均匀,和瘦弱完全谈不上关联。
是某些黑心茶商为了赚快钱,常常将白牡丹剥针,顶替白毫银针出售;把寿眉多余的叶片摘去,冒充白牡丹推向市场。
国标中对白茶的采摘标准,有着明确要求,人为改造的茶叶显然不符合标准,一眼就能对比出差距。
这些以次充好的茶叶,原料低廉、养分不足,一副营养不良的可怜模样,冲泡出的香气滋味极度寡淡。
此外,经过拣剔的优质白茶,不应存在粗老茶梗等明显杂质,茶友们在购买前一定要仔细观察辨别。
在散茶的基础上,经过蒸软、包揉、压制定型及烘干等工序,茶叶的整体形态更加紧实,香气滋味也更成熟。
将白茶压制成饼,制茶师傅的技艺至关重要,任何细节上的疏忽,都可能导致茶叶受损。
温度过高、用力过猛或时间过长的情况下,制成的白茶饼如铁饼般坚硬,品质大打折扣。
这样的失败品流向市场,冠上了“方便储存”的名号,再以极其划算的价格出售,便吸引了许多不了解真相的茶友。
费尽九牛二虎之力,除了撬出过厚的茶块,长时间闷泡也难以完全泡开,更多的还是一大堆结构破损的碎茶。
沸水冲泡后,茶汤口感空洞乏味,香气极度薄弱,大量碎叶的存在,使得苦涩感尤为明显,毫无品茶享受感可言。
更让人叹息的是,茶叶在压制过程中,营养物质早已大量流失,失去了后续的转化空间。
真正值得购买的白茶饼,一定是压制得松紧适宜,茶叶间保留着细微的缝隙,用茶刀就能轻松撬开。
长期储存时,包装内的氧气能够通过这些缝隙进入茶饼内部,实现内外一致的转化,从而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滋味表现。
白茶的基本香型,包括毫香、花香、药香、竹叶香等,均属于植物散发出的自然清新气息。
在储存过程中,遵循“密封、干燥、阴凉、常温、无异味”的原则,白茶的香气会逐渐转化,变得更加内敛而深邃。
有不少茶掌柜更是统一口径,将这些香气作为高级白茶的标志,声称极为难得,甚至将枣香作为类比。
这里便要纠正,枣香是优质秋寿眉饼经过陈化后,有概率出现的香型,香气温暖而干燥。
而所谓的“可可香”与“梅子香”,闻起来沉闷不清爽,完全不属于白茶自然转化所能产生的香气。
或许是工艺不达标,茶叶随意萎凋后仍含有大量水分,也没有被完全烘透,导致成品茶的含水量超过了8.5%的国家标准。
也有可能是存储过程中环境湿度过高、包装没有完全密封,水汽不断侵入茶叶内部,为其变质埋下隐患。
这些听起来酸甜可口的名号,实际上只是商家为了掩饰茶叶过度发酵所产生的怪异气息,而提出的宣传噱头。
这样的劣质茶,其中不知暗藏了多少有害物质,倘若带回家长期饮用,对身体的损害更是不可设想。
随着时间的流逝,老白茶外观的色彩饱和度有所降低,由最初的嫩绿、翠绿,渐渐转化为深绿、墨绿。
即便是经过一段时间陈化的秋白茶,也只是颜色看起来更旧一些,五彩斑斓的特点不曾出现改变。
他在某条帖子的评论区遇到了一位茶掌柜,对方热情洋溢地推销自家七年陈老白茶,打完折后仅需五百多便可入手。
面对茶友的质疑,对方的回复显然恼羞成怒,大意是白茶转化程度不够深才会出现绿色,指责茶友不懂瞎装门道。
这些茶商将廉价的劣质茶青收购来,直接堆放在加工车间的地板上,任其随意渥堆发酵。
在水汽和高温的双重作用下,茶叶内质受到严重损耗,叶绿素不断分解,逐渐生成茶红素与茶褐素。
这类最为典型的做旧茶案例,不仅损害了广大茶友的权益,也败坏了白茶的名声。
不少追求养生的茶友,一开始对茶叶了解不深,都曾掉入过陈皮老白茶的消费陷阱。
听闻老白茶的营养价值极高,加上陈皮本就是可入药的佳品,在各种夸大其词的宣传诱导下,将劣质茶带回了家。
然而,高端陈皮与优质老白茶,市场价格均不菲,商家不可能以极度优惠的价格,将两类材料进一步加工后混搭销售。
单独品尝,茶叶内部的茶氨酸、茶多糖、黄酮类物质等有益成分,才能充分发挥出营养功效。
而那些被曝出食品安全问题的店铺,大多依赖高油高盐以及过量的调味料,掩盖食材的不新鲜。
陈皮的浓郁香气与滋味,轻而易举地掩盖了做旧茶的异味和空洞口感,混杂不清的滋味,更是令人难辨真假。
因此,为了自身的健康着想,再遇到这一类混拼的老白茶,诸位茶友还是绕道为妙。
同时,也不提倡将优质老白茶与其他材料随意混拼冲泡,既体现不出滋味的细腻层次感,也是对珍贵好茶的极大浪费。
比起在原地驻足停留、徘徊不前,其实更愿意追随时间的脚步,不断地前行与探索。
偶尔回望过往,虽然曾经也经历了不少挫折,但如今都已化作了动力,鼓舞着自己不断向前。
清雅的香气、甘醇的滋味,以及其中蕴含的勃勃生机,皆是生命中永恒的守候与陪伴。
小陈茶事村姑陈,专栏写手,茶行业原创新媒体“小陈茶事”主笔,已出版白茶专著《白茶品鉴手记》,2016年-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。